欢迎光临佛山都市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房产

10万亿救市,房价会迎来“报复性”疯涨吗

第一次救市是2008年。

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,华尔街金融海啸爆发,引发全球金融危机,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,央行连续5次降息,4次降准,国务院主导推出规模庞大的4万亿投资计划,全国房价迎来疯涨潮。

第二次就是2015年。

2014年,楼市库存达到历史新高,开发商再遇困境。住建部主导去库存,各地开始政策松绑取消限购,央行降准降息。2015年,楼市祭出最强大招——货币安置棚改,释放的资金超4万亿,全国房价再次迎来暴涨。

史无前例的第四次救市来了,无论是规模还是力度,远超第一次和第二次。

11月8日,财政部官宣增发10万亿资金用于化解地方债。



据新华社消息,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从2024年开始,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,专门用于化债,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。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,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。

同时也明确,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,仍按原合同偿还。

蓝佛安表示,政策协同发力后,2028年之前,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.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.3万亿元,化债压力大大减轻。



10万亿是为了救楼市还是化解地方债?

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,地方债是怎么形成的?地方债的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,二是城市基础建设。这些债务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城投公司,剩下的有PPP项目、政府购买服务、国有企业违规举债等等。

这些债务有个特别显著的特点是利率都特别高。

手法很简单:由政府(或政府背景的地方国企)背书、通过民间借贷、信托机构搞钱,并且不计入债务限额。比如你搞了一家空壳公司做政府项目,通过地方政府给你做信用背书获得了利息高达8%的借款。

很多项目都是棚改项目或者房地产开发项目,以前楼市好的时候,债务危机并未凸显,房子卖的快,有大量的流动资金,可以用来偿还债务或者支付利息。

但楼市进入下行期,债务就像雪球一样,越滚越大。进而导致资金周转不开,项目停工、拖欠工资等现象,经济进入死循环。



这次名义上是化解地方债的10个亿,最终要化解的,还是地方高利息不规范的债务。

但债务最终还是要还的,以时间换空间,房价还会暴涨吗?

这次规模史无前例,比第一次和第二次救市的力度更大,但是这次的楼市的情况,比以往更加复杂。

10万亿可以让地方政府缓一口气,但最终解决债务问题,还得把房子卖出去,同时,进行产业转型。产业转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,所以未来各个城市的重心,还是去库存。

无论是棚改还是净地开发,都要把房子卖出去。毫无疑问,10万亿能够让地方政府一身轻,至少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可以有保障,地方还有抽出资金继续搞建设、刺激消费,老百姓也有更多赚钱的机会。

但人口增长率和房子的供需关系,才是卖房的关键。

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非常高,农村进城买房已成过往,未来的主力是改善,是置换。所以很多人买房会更加理性,成交周期也会拉长战线。



不盲目的大拆大建,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,才是长远之道。

至于如何去库存,倒不必过于担心,房价止跌回稳肯定能实现。如果地方政府能够把就业和消费搞起来,楼市自然也会好起来。

第三次救市,会给楼市带来什么影响呢?时间会给出答案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佛山都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佛山都市网 fs.shenzzx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